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致敬榜样】大桥人与海
——记中铁大桥局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肖世波

来源: 时间:2022年04月20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劳动模范”“空中飞人”“海上风电项目的领头雁”……提起中铁大桥局新能源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肖世波,同事们总会这样夸赞。但他从未因取得的成绩而懈怠,始终牢记桥工身份,守匠心、铸匠艺,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初涉海洋 彰显匠心

  2013年是肖世波工作的第10年,在此之前他已经主持修建了澜沧江大桥、中缅石油管道澜沧江跨越工程等多个项目。这一年,他被调至港珠澳大桥担任常务副经理,开启了与海洋的不解之缘。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的跨海桥梁,也是国内首次采用整体预制安装技术的超级工程。面对这样的挑战,肖世波早早便暗下决心,要把这座设计使用寿命达120年的大桥建好。到达项目部后,他第一时间研究图纸、优化方案、紧盯施工,白天组织钢围堰安装,晚上思考如何提高钢围堰在近十米深海洋中的下放效率。但令他没想到的是,已经拼装好的钢围堰却在一个深夜被汹涌的海浪打散了。肖世波急忙召开现场会议。“请大家考虑在靠近岸边的墩位上组拼围堰,拼装完成后再运到各个墩位安装。”简短的两句话缕清了工作思路,也给大家吃下一剂“定心丸”。

  正是因为他的超前考虑,项目部提前采用挖泥船对海床面进行放坡开挖,逐墩确定基坑开挖的底标高,围堰顺利下放到位。

  围堰拆除时,上千吨的钢围堰在海水的强大外压下,拆除过程十分缓慢。肖世波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在海水涨潮时将围堰的连通孔打开,将海水灌满围堰,在落潮时,关闭连通孔,利用内外压力差,快速拆除围堰,创造了“海中借助水头差快速整体拆除锁口钢围堰施工方法”,每个围堰拆除时间也由30天缩短到5天。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将围堰施工周期从第一轮的104天/套(围堰的拼装、下放、封底、拆除四个环节为一周期),优化到42天/套,创造了海上施工的奇迹。

  深耕海洋 锤炼匠艺

  风大、流急、岩硬,波浪力是长江等内河的10倍以上,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300天,这是被称为“建桥禁区”的平潭海峡的特点。这是肖世波负责的第二个海上项目。

  这座大桥的近200座水中桥墩位于20种不同地质区,让本就是施工难点的水下作业难上加难。最具挑战性的是Z03号墩,位于40米的深水区,18根平均桩长62.3米,是施工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在施工的前半个月,钻头折断、护筒劈裂卷曲等情况频频出现,施工进度缓慢。心急如焚的肖世波嘴上冒起一圈水泡,着手查阅资料、拜访专家、制定模拟方案……

  “对于孤石、斜面岩等地质情况,一种钻孔工艺无法完成,那就尝试多种钻孔工艺相结合的方式。”肖世波在一次方案讨论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得到大家的认同。最后通过采用冲击钻和旋挖钻处理不良地质,旋转钻二次成孔等工艺,有效解决了这个水下施工难题。

  为了将前期耽误的工期赶回来,肖世波带领施工人员入住海中平台,克服海上湿气造成的身体疼痛,每日穿着潮湿的衣服投入工作中。哪里的活最累,他便出现在哪里。

  在他的带领下,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部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先后获省部级或国家一级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专利授权143项,研发创新技术14项,获省部级或协会级工法12项。项目团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安全示范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2次)等荣誉。

  与海为伴 终成匠才

  平潭大桥工作结束后,肖世波接到新的任务——负责位于福州外海的长乐风电项目的施工管理,这是我国第一个“双四十”(离岸超40千米,水深超40米)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国内最具挑战的项目。

  2020年,长乐海上风电项目面临着“抢装潮”和“疫情”的双重压力,船机资源极度紧缺,为了尽快解决这个“卡脖子”问题,肖世波在一周内最多接打过1000多个电话,14天内往返了20余座城市。经过无数次碰壁后,项目部赢得了一艘艘核心装备,而他的满头黑发也成片变白。特别是在国内风机安装船严重紧缺,无船可租的情况下,历经千辛万苦,成功从比利时德米公司引进“阿波罗号”风电安装船,解决了海上风机安装的困境。

  他得知招商有一艘在建的半潜作业平台船即将交付使用后,第二天便和几名技术骨干前往江苏南通船厂考察船舶情况。经过一番商讨,在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后,成功引进这艘船机。最终招商海狮3半潜工作平台帮助长乐A区风电项目在该海域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长乐项目的制胜法宝。

  除了搜寻船机,肖世波更多的时间是在施工现场,对多个方案进行持续优化。在他的统筹下,大桥局7个海上风电项目船机资源均得到保障,顺利优质地完成了履约工作。长乐海上风电项目更成功创造了3天完成5套吸力筒导管架施工、16小时连续下放3套四桩导管架等系列海上施工奇迹。

  至今,以肖世波为首的风电团队已累计中标海上风电项目22个,金额超过100亿元。所有项目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将超37亿度,每年可节约标煤超112万吨。

  在大家为取得的成绩喝彩时,肖世波又提出研制具备施工深远海、大容量风电机型的“大国重器”——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如今,该方案已正式启动,中铁大桥局海上风电的招牌也将更加闪亮。

  从大西南澜沧江上主导中缅油气资源运输线建设成功,到伶仃洋上的“一桥连三地、唇齿更相依”美景实现,再到在长乐外海树起座座风车,二十年如一日,肖世波坚持边干边学,走在前列、当好引擎、勇做表率,培养了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

  有人说他是福将,有人说他是海上“明星”,有人说他是英雄。但肖世波清楚,自己只是一名坚守着工匠精神的普通桥工,心怀对事业的热爱,最大的愿望是精益求精,建造一座座精品桥梁。             肖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