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
???
当前位置:首页 > 详情页

【劳模事迹】肖世波:愿做世纪工程的开路先锋

来源: 时间:2022年07月0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打印

2 肖世波

  我是一个出生于湘西大山里的农家子弟,从小就向往山外的世界。成为大桥人后,我跨过鄱阳湖,越过澜沧江,再到伶仃洋和平潭海峡,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等世界级桥梁和长乐风电项目的建设。今天,我想讲一讲我与这些世纪工程的故事。

  在像鸡蛋一般的淤泥里下放围堰

  2013年春节,我被调至港珠澳大桥负责非通航孔桥的下部结构施工。桥址处海床表面淤泥经过千万年的沉淀,形成了厚约2—3米的板结层,近千吨重的围堰无法靠自重下沉到位,而采用传统的吸泥下沉方案又无法有效实施。经过研究,我们决定水下放坡开挖先清除一部分淤泥,实施后发现板结层破坏后,下层淤泥遇水变成流塑状,基本没有承载力,围堰自重下放后就直接掉进海里。对此,我们做了一个设计,把围堰挂在已打设完成的钢桩上。但问题又来了,当我们往围堰里面浇注封底混凝土时,混凝土会从围堰底口漏到围堰外面,严重影响封底混凝土质量,也给后期拆除围堰带来巨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教了当地的渔民和有经验的村民,通过研讨后,决定向淤泥里填入海沙固化淤泥,同时用比重锤模拟混凝土整体灌注的效果。这个方案取得了成功,解决了流塑状淤泥地质条件下封底混凝土施工难题,极大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遇到的像上述围堰施工这样的难题有很多。记得有一次,花费几天时间拼好的围堰,一个夜晚就被汹涌的海浪打散,前期的努力基本付之东流。我非常沮丧,和妻子打电话说起此事,同为桥工的岳父岳母在旁边听到,劝慰说,“在海上造大桥前所未有,困难肯定也是前所未有,不然要我们“开路先锋”来干什么!我们当年的技术难题现在看来不值一提,你们也一定会有新办法的!” 老一辈桥工的鼓励让我重拾信心,经过我们团队的努力,难题相继解决,最终,我们比相邻标段提前一年多完成了施工任务。

  与会“消失”的护筒和围堰斗智斗勇

  2015年5月,我来到世界三大风暴海域之一的台湾海峡北口,负责在“建桥禁区”建设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有过港珠澳大桥建设经历的我,自认为在海上施工管理方面没问题,很有信心。但到了平潭大桥工地后才发现,这里的海况和港珠澳大桥有着天壤之别:港珠澳大桥海域一年有9个月的可作业时间,而平潭大桥不到4个月;港珠澳大桥位于有遮蔽的海湾内,而平潭大桥位于台湾海峡北口的开放海域,全年6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300天,2米以上大浪海况的天数接近200天,而且岛屿非常多,地质情况极其复杂。

  平潭大桥的169座桥墩位于20种不同地质区,最具挑战性的是N03号墩,水深约30m,24根平均桩长86米、直径4.4米的钻孔桩,每一个孔的地质情况都不一样。钻孔施工时,钢护筒埋设无法一次到位,经常出现底口屈曲变形、护筒歪斜等情况,需要用冲击钻破碎孤石、旋挖钻取芯开槽、冲击锤锤击护筒跟进等方案进行护筒埋设。前期遇到台风,如何进行防台,我们没有经验。记得有根桩,好不容易把孔钻好了,台风过后发现护筒“不见了”,我们派潜水员去找,发现护筒掉到已钻好的孔里了,用2000t的浮吊都拔不出来。后来我们让潜水员下水将护筒切割,一块块取出,再把钻好的孔回填,再次钻孔成桩。由于不良地质和恶劣海况的影响,这个墩位有1根桩反复处理,成桩用了近1年的时间。

  第一个围堰下放时,按照设计方案实施。围堰下放到位后,风起了,浪来了,我们以为按照设计要求加固的围堰,应该是安全的,结果风浪过后,围堰“不见了”,被捞起时发现围堰侧板已经被破坏得面目全非。我们对破坏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对这个海域的海浪进行了仔细监测和研究,发现该区域海浪破坏力是长江里的10倍,据此我们对围堰进行了加强设计,变单壁为双壁,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

  刮8级风时,人迎着风走不动,对着风向很难呼吸,如果风直接往耳朵里吹,很可能把耳膜吹破。为了抵抗大风,平潭大桥的塔吊、爬模、移动模架、支架的设计全是按抗16级台风标准进行的。为了增加有效作业时间,我们对每道工序与海况环境适应性做了详细的研究,比如在何种风浪情况下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在保证质量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施工,将规范中的作业条件进行细分、固化,总结出了一套非常成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这为将来更为复杂的海上桥梁建设和深远海风电项目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守正创新赋能让国际同行都点赞

  平潭大桥工作结束后,我接到了新的任务——负责位于平潭外海的长乐风电项目的施工管理,这是我国第一个“双四十”(离岸超40千米,水深超40米)海上风电项目,也是业内公认的国内最具挑战性的项目。当时,风电项目面临着“抢装潮”和“疫情”的双重压力,船机设备资源极度紧缺,项目存在无法履约的风险。为了信守承诺,维护企业形象,我踏上了寻求机械资源的奔波路程。有一组数据我记忆犹新:一周内接打电话超过一千个,14天内往返城市20余座,我的行程卡经常被城市名称占满,带星成为常态。几乎所有的船老板都认识了我,在经过无数次闭门羹后,我用诚意打动了租赁方,在众多竞争者中赢得了一艘艘核心装备,为我们风电项目履约提供了保障。

  2021年以前,打桩用的大能量锤子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因进口锤子生产制造周期长、费用高,打桩锤资源严重紧缺,国内有锤子的老板不断抬价,项目进度和成本不可控。2020年3月,我和我的找锤团队,驾车到温州,找到一家本土企业一起合作,2021年成功研制出了国产大能量打桩锤,让锤子的租赁价格降低了一半,推动了国产锤在全国的运用。

  海上风电项目中的吸力桶下放一直用的国外技术。与我们合作的荷兰技术人员,不仅在生活上要求苛刻,而且很难沟通。起初我们2天下放一个吸力桶,优化施工后,高峰时3天下放了5个吸力桶。当看到我们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全力拼搏时,他们被我们知难不畏难、难干不蛮干的精神深深感动,在现场,经常为我们欢呼,与我们拥抱,主动配合我们工作。目前,吸力桶技术已完成国内的技术转化,并推广运用到我们桥梁施工中。去年,我们完成了所有海上风电项目的履约工作,在业界赢得了很高的荣誉。

  我出生于大山,成长于大海。大山哺育了我,大海锤炼了我。回顾我们的历史,从接过“开路先锋”大旗起,中国中铁人就在祖国的山河湖海中书写着“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的光辉篇章。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我将始终以“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创新创造、勇争一流”的精神要求自己,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建设更多精品工程,展现新时代中国中铁人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