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在2007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342,在“世界品牌500强”中排名417。现有35岁以下青年11万余人,其中团员近6万人。有31个二级团委,295个三级团委,5000多个团(总)支部。专职团干部263名,50%以上的团干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凭,研究生30人。近几年来,团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国中铁三局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 中国中铁一局、中国中铁大桥局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中国中铁四局五公司水电团支部等8个项目团支部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 中国中铁四局、五局、电气化局、隧道局、十局、九局团委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全公司各级团委大多成为“省部级五四红旗团委”或“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
股份公司所属各单位大都有半个多世纪的生存与发展的历史,具有辉煌历史和不朽业绩、能够承担国内外各种建筑施工任务。在企业全面走进市场,改革不断深入,事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各级团组织在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正确领导下,适应时代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49年6月,随着铁路共青团的建立,全公司也都建立了团组织。回首建国初期,全公司团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国民经济的恢复建设。朝鲜战争爆发后,又带领团员青年奔赴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用青春和热血筑起了一条条打不断的“铁血大动脉”。在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全公司团组织紧紧围绕铁路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创建“共青团班、组、岗、队、手”;开展了“比学赶帮”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对当时的铁路建设、管理、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坚持生产与教育的有机统一,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雷锋活动,一批又一批的团员青年在团组织的教育培养下锻炼成长。
经历了十年浩劫的历史曲折之后,全公司团组织在恢复中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共青团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全公司团组织按照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战略决策,围绕铁路生产经营,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为主题,组织团员青年开展技术比武、五小攻关、青年安全等特色活动,开创了新时期全公司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进入90年代后,共青团紧跟党走进了新时代。公司适时建立了团工委,两任团工委书记姚桂清同志和何梦通同志共担任了三届团中央委员。全公司团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武装青年,积极实施全团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和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开展了极具工程系统特色的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创青年文明号活动,青年学技练功的热情高涨,团的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全公司共组建了1900多支青年突击队,开展了20多个工种的技术比武,涌现了一大批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和全国青年文明号工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走进新世纪,适应企业改制的需要,公司适时召开了团员代表大会,建立了系统团委。原公司团委书记李晓声同志再次当选为第十五届团中央委员。全公司团组织依靠党建带团建,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团组织建设,提高了团干部的综合素质,构建了团的组织建设体系、信息网络体系、青年活动体系和青年表彰体系。当前,股份公司成功上市后,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全公司团的工作正在新一届委员会的带领下,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针,以“融入中心、进入管理、服务企业、服务青年”为总体思路,以“一条主线(以青年成才建功为主线)、三个重要载体(青年素质工程、青年创新创效、我为重点工程建设做贡献)、建设四型组织(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益型)”为工作格局,以提高“教育能力、学习能力、服务能力、执行能力”为工作要求,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加强团组织建设,发挥团组织优势,发展共青团事业,不断提升团组织的贡献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生力军突击队作用,切实当好助手和后备军,以争当中央企业青年工作火车头的决心和勇气,在实现中国中铁新的发展战略目标的宏伟实践中,展示作为,体现价值,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