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一个企业的细胞,是企业最基础的组织与作业单位,也是最小、最活跃的“细胞”。提到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江夏基地盾构再制造电气班组时,大家对他们的评价是“创新班组”“先进班组”……平均年龄27岁,技师级和高级电工占半数以上,敢想敢干是他们的专业“铭牌”。
这些年轻的90后,都已经是机电“熟手”,堪称检修战线上的“电气医疗队”。2024年10月,该班组从全国超40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示范级”荣誉。
抓住创新实践“牛鼻子”
电气班组就像是“魔法军团”,通过电气设计,为冰冷的元件组装上“心脏和大脑”,让设备有动力、有“思想”,真正“活起来”。
在每位成员的心里,电气班组虽然是企业最小的“细胞”单元,却拥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在盾构机检测过程中,电气传感器元件故障筛查一直是电气班组定检抢修面临的一道难题。设备抢险时刻,分秒必争,能不能让现场检测更省力高效,甚至做到零失误,是重中之重。
班组长连永昌召集全体技术人员,充分利用设备维修剩余的零配件,守着案例库深钻细研,梳理检测原理,自主研发设计出一款电气元件专用检测平台,高效提升盾构机的整机调试效率,每年为企业创造约120万元的经济效益。
近十年来,电气班组累计参与研发制造项目超300余个,主要涵盖盾构机保驾、再制造,电机车、龙门吊的优化升级,湿喷台车和拱架台车的研发升级,世界首创掘爆机的研发制造等。
班组成立“峰青”创新工作室开展研发试验及工艺研讨,同时针对客户需求,采用PD⁃CA工作原则,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和产品质量,研发项目获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QC成果一等奖,盾构再制造产品入围湖北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盾构机再制造”被评为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织密抢险排查“防护网”
电气班组对设备“望闻问切”,为设备“开方诊断”,无微不至地呵护设备的“健康”,为江夏基地总装车间巨型设备供配电系统和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坐拥5万平方米重型厂房的中铁科工江夏基地,就像一家“巨型4S店”,每年约有盾构机、架桥机、湿喷机、拱架台车等60余台套大中型设备在这里研发制造、重获新生,奔赴广州、深圳、西安、天津等地。
这组“电气医疗队”常年奔忙在各大城市的检修战场,他们在“抢险救火”上也是“战绩”可观。
电气问题往往出在“细”处,更需要耐心用心、丰富的现场经验和高超的电气技术。合肥地铁在施建中盾构机刀盘异常停机,因作业环境高度危险,绝不能长时停机。项目驻场维保人员寻求紧急支援,班组人员火速前往故障现场。组长连永昌和组员李晓鸣顶着压力沉下心争分夺秒反复查找,终于发现是ProfibusDP通信线中间虚断,在更换线路后,连永昌依然不放心,带着组员交叉查检插头、排线等是否规范有序,最后刀盘恢复如常。
在山西“昔榆高速”项目设备维保过程中,他们发现湿喷机大臂出现自动泄压的故障,因为现场为特殊地层,情况险急,班组人员在隧道内连续工作两天两夜,经过细致检查、分析研讨后发现是液压阀组问题,随后及时协调处理,避免了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隧道塌陷风险。
树立降本增效“风向标”
自从来到这个班组,赵茂程觉得自己多了一个“家”,那便是他的班组。他也多了一些“亲人”,那就是他们班组那些可爱的同事。在大型机电设备检修“急难险”的情况下,他们不畏难、不等靠,自我革新,走出了一条敢作敢为的极致降本增效之路。
设备台账、设备说明书、设备型号统计、物资计划材料、检修流程、班组固定资产……电气班组的工位上,一个个文件夹整理完善且清晰。电气检修是一个既专业又综合的技术工种,在组长连永昌的带领下,资深电工联合编制出电器入门符号解析大全,一对一带领、精准解惑,班组成员将现场巡查、故障定检的大型项目案例数据进行实时整理分析,通过定期召开班组研讨小会,互促互学,助推班组精益管理水平。“这是我们电气班组的一个特色,别家没有的。”班组电工陈崇乐自豪地说。
“每台设备都有它的‘脾气’和‘特长’,只有真正用心感受,才能把‘脉门’摸准”,年纪最小的薛烯在“老将”的提点下,也慢慢摸出钻研技术的门道。
盾构再制造电气班组自成立以来,始终以“高效安全完成生产任务”为目标,以输出“高质量的产品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己任,致力于建设效益型、创新型班组,精准服务全国30多个地区、50多个项目,累计解决200余项故障和难题,为客户创造价值逾千万元。
通过导师带徒,班组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实效。不仅在“湖北工匠杯”“e有绝活”等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成员还相继荣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荆楚工匠、武汉市劳动模范、武汉市技术能手等多项荣誉。 (卿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