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肃宁讯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牵头研发,中铁六院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参与设计的铁路接触网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在河北肃宁上线试运行,成为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领域首个实现“智能诊断-自主决策-精准作业”全链条闭环的智能运维装备,填补了国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机器人运维领域空白,对促进我国重载铁路运维模式智能化、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
接触网系统承担着为列车持续供电的关键职能,其状态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安全。传统人工检修长期面临“三高”难题——高空作业风险高、人工检测盲区高、经验依赖成本高。
此次上线的智能检修机器人平台以六自由度机器人群组为核心,融合3D数字孪生、智能识别、控制AI等关键技术,构建了“自主识别缺陷、智能制定检修策略、毫米级精准检修”的接触网智能检修体系。该机器人平台具有智能诊断精准化特点,通过高精度视觉传感器与AI算法融合,将典型缺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0%以上,实现缺陷毫米级定位。同时,实现自主作业少人化,首创多机械臂协同控制技术,可自主完成螺栓紧固、拉出值调整、导高校准等关键作业,替代40%人工运维量,单次作业人员由10人缩减至5人,同时降低一线作业人员30%以上的劳动强度。此外,实现安全管控智能化,搭载视觉监控与数字孪生系统,实时构建三维作业场景,规避传统人工检修的视觉盲区,降低高空坠落、电弧灼伤等安全事故风险90%。
项目研发过程中,作为技术牵头单位,中铁六院联合多家单位进行重难技术攻关,提出将数智技术引入接触网运维作业中,形成铁路电气化智能运维体系,解决推动行业技术体系从“人工经验驱动”向“数字标准驱动”转型。同时,深入总结人工智能、视觉伺服、模式识别等前瞻技术,充分发挥系统集成与协同创新优势,构建了“技术总成-专业协同-过程管控”三位一体的项目管理体系,认真组织参建单位完成技术接口对接41项,解决跨专业耦合问题23个,历时3年时间攻克“高空螺栓毫米级对位”“多夹具动态避障”等6项核心技术,构建起覆盖感知、决策、执行的完整技术体系。该平台试用期间,在朔黄铁路完成接触网检修作业12次,单次作业效率提升1倍,检修合格率100%。 (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