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铁广州局承建的国内首座大跨度曲梁空间拱形斜拉-梁组合体系桥——黄埔涌步行桥顺利合龙。这座城市艺术品与广州海心桥在珠江上遥相呼应,共同为珠江两岸的灵动画卷添色增彩,持续擦亮中铁广州局在景观桥建设领域的熠熠品牌。
近年来,中铁广州局持续发力景观桥工程,尤其是在大湾区,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建造新地标、点亮新景观,承建了世界最大跨度人行景观桥广州海心桥、国内最大的空间斜跨偏态系杆拱桥惠州鹅城大桥、国内首座三肢星型人行桥南沙创享湾人行桥、南沙自贸区绿色环保代表工程南沙五丰涌景观桥……一座座便民之桥拔地而起,助力大湾区城市发展欣欣向荣。
开辟新领域 广结新硕果
黄埔涌步行桥的合龙,并非简单的结构连接,它是对复杂空间结构、多体系协同受力以及超高精度施工技术的挑战。作为“国内首座”采用此创新组合体系的桥梁,其复杂程度前所未有。中铁广州局反复比选施工方案,采用多项关键技术,大节段全断面整体吊装钢梁架设、异形空间变截面精准定位、重心和几何中心大错位异形钢梁双层水上运输等施工技术,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工程人在建设领域的执着追求。
黄浦涌步行桥的合龙,是中铁广州局持续迈向景观桥技术高地的缩影。近年来,中铁广州局在景观桥领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建设的景观桥获得世界人行桥年度唯一金奖、亚洲照明设计最高奖项“亚洲之光”、世界建筑新闻奖年度唯一银奖、国际桥协杰出人行桥奖、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亚瑟·海顿奖、德国设计奖城市空间及基础设施类优胜奖等荣誉。正是这些丰碑的汇聚,铸造了中铁广州局在业界“景观桥专家”的金字招牌。
迎接新挑战 彰显新担当
黄埔涌步行桥作为城市核心区域的景观桥,每一步施工,都融入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施工过程中,中铁广州局既注重主体工程质量和结构安全,确保每一段形状尺寸均不相同的钢梁完美匹配,精确到毫米级质量管控,也十分注意文明施工,在台风、涨落潮、水深38米及岸上空间受限采用水上施工方式条件下实现施工过程“零事故”,并采用静压反循环桩基,安装噪声、扬尘监测仪器实时管控,避免扰民,全力打造魅力花城的“民心桥”。
在景观桥建设的历程中,中铁广州局备受各界关注。业主组织的海心桥全球征名活动,同样让建设者中铁广州局再度扬名。还有许多座景观桥荣誉满身,既有获评广东省市政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广东省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的样板工程的,也有获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网红打卡地文化符号的。这些无不成为周边居民日常散步、亲近自然的首选之地,它们不仅是交通纽带,也是提升城市温度、增强市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和美学地标。
积蓄新力量 再谱新华章
面对技术日新月异、项目复杂多元的挑战,中铁广州局强化施工现场与管理后台的高效联动,传承发扬景观桥施工领域的宝贵经验,指导景观桥建设团队成立技术难题攻坚组,持续推动景观桥施工技术创新。一批90后骨干挑起大梁,在复杂结构施工、技术创新应用中崭露头角,成为独当一面的中坚骨干,在大湾区景观桥市场的持续领航中汇聚源源不断的力量。
中铁广州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始终胸怀‘建桥为民’的初心,肩扛‘铸造精品’的使命,以更加精湛的技艺、更加坚实的步伐,持续做精做优景观桥品牌。”而一座座景观桥的建成,也必将在珠江两岸、大湾区,乃至更广阔的山川上,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壮丽桥梁篇章。 (闫宝)